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微信公众号:ynxinli
首页
重要公告
重要公告
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
咨询风采
强迫
强迫症的心理调节
原创强迫症短视频文稿
强迫症辨证调节法
强迫症问答
焦虑
惊恐发作
广泛性焦虑
躯体形式障碍
焦虑症咨询方法
抗焦虑药物
焦虑视频
焦虑类困扰辨证调节法
婚姻家庭咨询
婚姻咨询
亲子教育
职场减压
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咨询
对视/余光恐惧
表情/脸红恐惧
自卑内向胆小
口吃紧张
狂犬病恐惧
疑病
疑病的表现
疑病咨询方法
怕死怎么办
失眠/养生
失眠的原因
失眠调节方法
失眠的生理机制
养生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的原因
脑神经衰弱的调理
待处理文章
抑郁
抑郁症的自我调节
产后抑郁
抑郁的表现
企业EAP服务
企业EAP服务
修心养正
修心养正
传统文化
一宁朋友圈精选
强迫
强迫症的心理调节
原创强迫症短视频文稿
强迫症辨证调节法
强迫症问答
咨询服务
机构简介
咨询方式
咨询范围
咨询问答
联系方式
咨费标准
咨询团队
有问必答
本栏推荐文章
1
案例剖析:强迫思维的..
2
强迫症痊愈指南(20..
3
到底如何面对强迫思维..
强迫症辨证调节法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强迫
>
强迫症辨证调节法
“理解自己”比“名称诊断”更重要--关于强迫症的诊断
信息来源:
一宁心理·张明
浏览:3234次 发布时间:2021-11-8
有两种常见的诊断体系。
一、现象学层面的诊断。
1、何为现象学层面。
在医院,医生依据《
国际疾病分类
》或《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诊断你是否为强迫症。《
国际疾病分类
》-简称ICD,《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简称CCMD,该诊断体系基于生物医学取向,以及现象学的描述。
生物医学取向关注物质的变化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更具体地说,关注五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变化与症状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药物调节神经递质,以达到改变痛苦的目的。
现象学擅长对情绪、行为、症状等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例如CCMD描述了强迫症的特点:
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
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病程迁延者主要用仪式动作减轻精神痛苦,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每位强迫症困扰者对自己症状相关的情绪和行为体会深刻,因此,基于现象学描述的诊断体系,很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并广为传播。将同类现象命名为强迫症,也便于患者、医生、咨询师之间相互交流。现象学层面的诊断名称,属于法律能管辖与规范到的范围,以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各种权益。
2、现象学层面诊断的弊端。
虽然对困扰的样子描述的很好,但生物医学取向干预的主要方式,是药物。这种药物调节神经递质的干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的确高效地帮助了一部分困扰者,解决了部分困扰者的燃眉之急。
然而,也有如下弊端:
①、不深入,难预测。
症状等现象是表层的,神经递质在很大程度上由心决定,换句话说,神经递质也是属于表层的,强烈情绪导致各种生理化学指标的变化,显而易见,比如人在极度恐惧的时候,尿都可以吓出来,许多人还会出汗,发冷,人在十分焦虑的时候,口腔发干。
难以关注到心理的、家庭的、社会的深层次层面,这就导致了,该体系容易认为:90%的精神疾病生物学病因不明确;
绝大多数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不清楚;
既然不明病因,也就不能良好地预测疾病的转归,不能指导心理学治疗;这就是一些严重困扰者吃药多年后,对何时停药的问题,医生难以明确回答的原因。
②、基于现象学的诊断名称,容易让部分人执着和担忧。
少数朋友在最初确定了自己迷惑不解的困扰是强迫症之后,感到轻松,终于知道是我怎么回事了。
多数困扰较久的朋友,容易有病耻感,负担感,当不能真正认清强迫症状的本质,又不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时,这种病耻感与负担感更加强烈。
③、无法对自助的朋友提供自我调节的建议,因为干预的主要手段是药物。
生物医学取向与心理学的治疗,是互补的关系:药物救急,为治标,痛苦的时候,药物对部分人能相对较快速地见效,对极其严重眼睛发直的朋友,还是必要的治疗,以免给脑组织造成难逆转的损伤;心理和环境的调节来的慢,但是治根,不容易反复。
3、重度优先的诊断次序。
器质性精神问题、功能性精神问题、重度精神问题、轻度精神问题、抑郁性神经症、神经症性障碍、一般心理问题,都可能存在“强迫症状”这一现象。通俗的说,有大脑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强迫症,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也有强迫症,一般心理问题也有出现强迫症状的时候。大家在自我初步诊断的时候,要把握重度优先的原则,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大脑疾病患者,就不能把自己当成普通强迫症,而耽误去医院治疗的时机。
所有初次了解强迫症的朋友,当知晓这一点。
这是一宁写这篇文章的初心,并顺便拓展了更多相关内容。
一般心理问题中的强迫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三个月,也没有严重影响生活学习工作,就不构成现象学层面的强迫症,更不用担忧。
当然,能看到本文的大多数朋友,都是普通的强迫症,不必十分焦虑,有些强迫症困扰者,担忧自己变疯,看到这一段可能会更加焦虑,如果你疑惑不定,焦虑不已,请专业医生诊断一下就可以了。诊断后还是怕变疯,往往是害怕在作怪,可以请心理咨询师探讨处理害怕的办法。
二、心理动力学的诊断。
在心理动力学流派,目前常见的心理动力学诊断有两种:
一是把人格发展水平,分为神经症、边缘型、精神病型。
二是把困扰形成的原因,分为冲突、缺陷 两种类型。
还有温尼科特所观察到的人格发展水平,按照重轻程度依次是:
自闭症→分裂样人格→分裂性心智→假自体→假性神经症→反应性抑郁→神经症→健康人。
其中“自闭症→分裂样人格→分裂性心智→假自体→假性神经症→反应性抑郁”,分别是六种防御方式,神经症与前述神经症的内涵一样。““自闭症→分裂样人格→分裂性心智”与前述精神病型的内涵,大致相当。“假自体→假性神经症”与边缘型的内涵大致相当。
这里暂时不打算详解每一个名词概念,实际心理咨询时,也不宜对来访者讲述,只是心理咨询师内心工作的方向,思考的路径。
你至少可以看到,当你告诉一宁说,你是强迫症的时候,实际上相当空白,如果两位人的困扰都是强迫症,内在的结构与人格发展水平却可能大相径庭,有的是神经症,有的是边缘型,有的是精神病型(不是指现象学层面的精神分裂症)。形成的原因也不一样,有的是冲突,有的是缺陷。
而且,心理动力学的诊断常常不能快速做出,比如,咨询师向授课教师提交4000字左右的案例报告,案例报告时,一般都已进行了10次到50次,授课教师一般只是在与咨询师的交流中,无限理解来访者,少有做出诊断的。比如群聊里:
A同学提到:每次案例,V老师都不提对个案的诊断,只是帮助理解个案哈。
B同学回应:一直在诊,只是不断,哈哈。
介绍这些的目的,是希望大家注重无限理解自己,不急于得出诊断结论,更不要在乎现象学层面的名称诊断。
三、如何是理解,理解有什么用呢?
理解是连接内心感受、动力、愿望、情绪的过程,是看见内心与成长经历、现在的症状之间有何种因果联系的过程。这时,你能深刻体会到,所谓的强迫症是一场空,因而更能接纳它,也知道根本的解决办法,就如一位来访者与一宁咨询100多次后说:现在不在乎强迫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 这些精神科的现象学层面的诊断名称了,直接跟当下的内心感受连接,有什么感受就处理什么感受,然后就好了。
近期发布的“强迫症的形成过程,以及强迫症的形成原因系列”,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家理解强迫症这一复杂的现象,希望你能够渐渐分解它。
上一篇:
强迫症形成的原因6: 环境的匮乏和侵入
下一篇:
强迫症治疗方法(辨证调节方法)
评论区
[1楼]
一宁
113.218.****
2021/12/3 14:54:14
直接跟当下的内心感受连接,有什么感受就处理什么感受,然后就好了。---这是本文的精髓
[2楼]
霭恩
83.137.1****
2022/4/25 8:13:03
“直接跟当下…”描述的很真切,我也喜欢这样。“然后就好了”,似乎有点太重视结果了,其实是有可能好,也可能暂时好,之后还有反复,也可能是改变不明显。如果改成“有什么感受就处理什么感受就好”更佳,“就好”是“就行”的意思,只描述要做什么,不描述结果,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来访者自己去体验。“然后就会有不一样的体验,会有变化”,用这句话描述结果,会更看重体验、变化。我喜欢这样的描述
[3楼]
蔼恩
175.10.1****
2022/4/25 8:48:04
“霭恩”,是丹麦语egen的音译,表示“自己的”,比如“自己的房子”“自己的意见”。我挺喜欢这个单词的,都把这个音译当作昵称用了,有一种向别人宣告“自己的体验很重要,值得重视”的意味。
昵称:
确认码:
加
等于?
友情连接:
阳光工程心理论坛
|
首 页
|
重要公告
|
成功案例
|
强迫
|
焦虑
|
婚姻家庭咨询
|
社交恐惧
|
疑病
|
失眠/养生
|
神经衰弱
|
抑郁
|
企业EAP服务
|
修心养正
版权所有 一宁心理咨询(长沙)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中意二路中海环宇城0917室(当面咨询需提前预约)
网站ICP备案号:湘ICP备14012097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301053998360602
技
术支持:
斌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