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微信公众号:ynxinli
本栏推荐文章

对不起,暂无此类信息!

焦虑症咨询方法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焦虑 > 焦虑症咨询方法
怎样解决自我感丧失与不真实感

信息来源:张明(一宁)  浏览:4982次  发布时间:2019-10-2

自我感丧失较少单纯出现,常常与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困扰相伴随出现。

一、含义

是指持续或重复地经验到从自己的身体或心智运作中抽离开来,或是从外部观察自己的感觉。

二、具体表现

1、不真实感:原本很熟悉的自己或外在环境,变得陌生或不真实。比如,感觉镜子里的那个自己很陌生。

2、与身体分离感:感觉自己的身体麻木或者彷佛已经死去、觉得身体的某些部分(例如手或脚)不再和其余的部位连接在一起、感觉被抽离开,以致觉得对自己不再熟悉,好像从远处观察自己等。

两大表现中,不真实感较为普遍,与身体分离感只占19%。

三、负面影响

1、造成恐慌感。

这种感觉从未体验过,因而感到奇怪,让人有意无意地联想到,身心是不是出了大事儿?而这个联想又造成焦虑、恐慌或空虚等情绪。

2、少数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会受影响。

四、形成原因

在遭遇重大挫折、创伤、内心冲突时,自己无力承受,观察自我便与自己疏离开来,仿佛那些遭遇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是来自于陌生的他者。如此,自己才能继续正常的生活。由此可见,自我丧失感,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以情绪极度强烈,以致无力承受为主要特点。情绪强烈与否是相对于自我力量而言。自我力量越小,情绪越易强烈。而女性一般较男性力量弱,儿童较成人弱。由此可以理解下述调查研究结论:

女性的自我感丧失发生率为男性的两倍。

孩童时期遭受过情绪虐待与创伤事件者,为易感人群。

五、发展过程

一开始,自我丧失感只发生在特定情景下,或能想起创伤回忆的时候。

由于定力弱、身体疲惫、心情烦乱,自我感丧失易在其它有压力或令人焦虑的场合出现,如果又排斥与害怕自我丧失感,则易形成精神交互作用,排斥与害怕带来的无助、恐惧、抑郁等情绪,与自我感丧失相互加强,挥之不去,越挥越重,久而久之,则变成慢性状态,大部分时间都感觉自己不真实,仿佛已经死去一般。

六、面对思路

1、平常心看待

A、首先必须了解,自我感丧失其实是一般人很常见的现象,大约50%的人群都不同程度地体验过,只是大多数人没有过度留意。假若只是暂时性地出现,则大可放心,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处理。
有些慢性化的困扰者,由于已经适应了自我感丧失状态,甚至连自己都不觉得有求助的必要。

B、前面已说,自我丧失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使自己免于在强烈情绪中崩溃。因此是有积极意义的,它并没有什么危险。

C、也不要对“陌生的自我感丧失体验”消极负面联想,以为是身心出大事了。实际上,只要对生活学习工作没实质影响,习惯了这种感觉就好。

2、找出促发因子

反复观察自我感丧失在哪种情况下会加重,哪种情况下会减轻或消失,进而找到属于自己的促发因子,然后解决之。促发因子,即促进自我感丧失发生的因素。

根据一宁以往咨询经验,常见促发因子有:
      A、负面情绪强烈。
      B、睡眠质量不好。
      C、有令人感到受威胁的人际互动或压力。
      D、内心有强烈的冲突。
      E、体质弱且当时精气神很弱。

在一项收集了117 个个案的研究里,西麦等人发现,自我感丧失,对于各种药物治疗的反应都不理想。但改变促发因子,会有帮助。


后记

本文由一宁写于2018年,2019年10月2日,再描述一下如何治疗自我丧失感与不真实感。

一般而言,自救不太效率,因为有自我丧失感的朋友,已经承受过较大的情绪与压力。正因为太大,所以才无意识地选择了与自我感受疏离。

如何才能与自我感受连接,进而改变不真实感呢?从上述ABCDE五个因子入手足矣。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首先需要建设一种安全的氛围,来访者在咨询关系中,是安全的,在安全的基础上,逐渐引导来访者提高能够承受焦虑的自我力量,然后,再循序渐进的,引导来访者去连接或直面感受,能感受到感受,是一个人活着的感觉,感受里藏着我们的种种愿望,因此,改变是快乐之旅!


相关康复案例:

焦虑恐惧与强迫好转案例解析(心灵结构不稳与不真实感)

焦虑类困扰的辨证调节




 


 

 

 



评论区

昵称:   确认码: 加  等于? 

首 页 | 重要公告 | 成功案例 | 强迫 | 焦虑 | 婚姻家庭咨询 | 社交恐惧 | 疑病 | 失眠/养生 | 神经衰弱 | 抑郁 | 企业EAP服务 | 修心养正
版权所有 一宁心理咨询(长沙)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中意二路中海环宇城0917室(当面咨询需提前预约) 
网站ICP备案号:湘ICP备14012097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301053998360602 术支持:斌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