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相符合,这种现象称为“暗示效应”。
例如,老师有意无意地说班上某某同学成绩不错,后来这个同学的成绩真的慢慢变好了,老师说某同学变差,这同学成绩真变差了。其实尽管大家的水准其实都一样。
又如,神经症困扰者在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属于神经症的情况下,只有一个烦恼,当知道自己有神经症后,就感到又增加了一个沉甸甸的任务。
暗示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救治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关键在于接受心理暗示的个体自身如何运用并把握暗示的意义。
自己越有主见,越不容易受暗示。
自己明白了暗示效应的陷阱,并保持注意,也不会陷入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