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价值
止观疗法的是最【安全、有效、彻底】的疗法,其应用价值有:
1、 与行为疗法相结合,可以更有效地放下强迫行为冲动。
2、对治强迫思维。
3、 对治焦虑症,因为思想是一切负面情绪的源头,强迫思维能对治,焦虑症当然也能对治。焦虑症与强迫思维是息息相关的。
4、 对治(由强迫思维或焦虑症引起的)失眠。
5、 对治抑郁症。抑郁症患者的负面情绪很有力量,任凭别人怎么解释,也无动于衷,部分原因是由于身体机能紊乱了,而正确的止观是最安全有效的修复身体机能的方法。
6、 对治社交恐惧症。例如,社交恐惧症困扰者总是容易猜疑,活在主观世界里,止观可以协助困扰者回到真实的现实。
二、止观疗法简介
止观学说,并非新事物,由隋朝智者大师所创。止是禅定,是定力,是放下,是“伏结之初门”,是让心静止下来,勿使思想散乱驰骋。观是看破,是获得真智慧的途径,当“观的智慧”成就了,“止”才算是真正的成就。
止观二法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偏于任一边都会堕落。经云:若偏修“止”,不学智慧,名之曰愚。若偏修“观的智慧”,不修禅定,名之曰狂,例如强迫症困扰者经常阅读各种资料,不断地想解决之道,想各种问题。但从来没有训练过专心做事能力。这就是偏修“智慧”,后果是“狂”——脑子想的更厉害,定力更差。
执着是一切身心疾病的根源,接纳就是放下执着,而止观是软化执着最有效最彻底的措施。各种能有效化解执着的方法,本质上都不出止观二法。戒定慧是佛法修行的总纲,止观也包含于其中矣,止者,戒定也;观者,慧也。
一宁心理将止观学说应用于化解心理困扰实践,渐渐摸索出成熟的经验,为便于称呼,称为“止观疗法”。相对而言,止观疗法更侧重于内在,不必为了“为所当为”,每天刻意逼迫自己去充实生活,丰富活动,无论当事人身在何处,无论行 住 坐 卧,只要没有睡着,意识清醒,都可以操作。
三、止观疗法的组成部分
(一)止
止的方法很多,根据当事人的兴趣和特点随意选用,一宁心理经常采用的有:
静坐;
冥想;
呼吸秘法;
止心足下;
念佛或菩萨;
充满觉知地活在当下;
……
凡踏实实践者,都会因获益而高兴。
一念清净是修止的较高境界,作为心理困扰者,不求一念清净,但求转变从小以来“好动不好静”的身心特点,就足以化解心理困扰,达到普通健康人的水准了。
好动不好静,即一刻也不得安宁,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要不停地攀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才舒服。通俗地说,要么胡思乱想(意根攀附法尘),要么打游戏(眼耳意根分别攀附色声法尘),要么吃零食(舌根攀附味尘),要么说话,要么看电视(与玩游戏同)……乃至把自己折腾的已很累了,还不想睡觉。
认真实践上面的方法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没人指导,或者没有灵活变通的能力,会让问题更糟糕。因此请勿随意尝试。
一旦学会了止,方法本身是很简单的,但很锻炼当事人毅力,对毅力薄弱者是考验,为此,我们不定时举办密集型禅修活动,以强有力地扶持一把。
止是基础功夫,止做的好,下面的观也能做好。
(二)、观
观心,以起心动念为观察对象,起心动念,是一切情绪和不良言行的来源。如能把握起心动念,就能把握幸福的人生。
观想,把一开始与自己很遥远的思想与信念,放入潜意识的手段,只有真正进入潜意识的思想与信念,才会使自己受益。思想会变为实物,实物是我们思想的外在反应,当我们的心大部分时间被“贪嗔痴慢”充塞,必然没有出息,观想积极健康的思想与信念,犹如往污水中注入清流,“贪嗔痴慢”如污水。
观察,听完老师开示后,在生活中亲自去观察、验证,看是不是那样,此可加深印象,打开视野,有人容易钻牛角尖,往往是因为视野不够开阔,无法找到其它解决问题的方案。
观心、观想、观察,与重塑心灵相结合,能从根本上完善或重塑一个人的思想与性格,成为有智慧的人,大大提高情商。
止与观,相辅相成,不可分离,止做不好,杂念缠绕,无法观,观的不透彻,便看不破,认假为真,因此难以彻底止下来。
附:表格说明:
止与观的简要差别
止
|
观
|
1.以完全安定、宁静为取向。
|
1.以获得智慧、见到事实真相为取向。
|
2.止以坐姿为主,且不宜变换姿势,若身体不适须要换姿势,也要守住所缘(目标)。
|
2.观不拘姿势。
|
3.修止可镇伏心灵五毒,贪嗔痴慢疑。但离开止时,无法伏住五毒。
|
3.修观可彻底断五毒。
|
4.修止时不可思惟,因为起念头将离开所缘。
|
4.修观可作短暂的思惟
|
5.修止以杂念、牵挂减少,作为检查进步的重要指标。
|
5.修观时,不必要打得念头死。杂念减少只作为进步的辅助参考。
|
6.止是一时只能有一个专注的目标,专注、再专注。
|
6、观不需特定目标。
|
更新日期2009年11月17日
再次更新日期2012年1月31日